目錄

 

 

 

1   關於矩陣圖                                          1

           這是一個遊戲 祇是遊戲    5

         遊戲開始    9

         輔線•動能觀察區    19

                百分比之使用與角度線關係    20

矩陣圖的加權指數歷史回顧    24

              

2  基礎看圖法                                         87

中長線推算    90

角線對角線•十字對十字     90

短線推算    101

矩陣圖角度線    101

 

3  切線•暫時基數                          109

  切線基數之選用基準   111

                     主要基數    112

               次要基數   116

             切線角度之定義 /   45度角的90度角•270度角   121

                切線的推算使用   125

                  45度角的180度角   129

                 360度角與其他角度的加強說明   135

              軌道切線法   143

                  短切線   146

                            使用定義---基本切線之分割理論   148

  中心點位   151

   短切線之軌道線   157

 

                               4   矩陣小圖                                    183

                              話說小圖 184        

      中心基數的初期圖-右旋   191                              

小圖製作    192  

金融指數   193

電子指數   203

加權指數   210

 

5   透視矩陣圖                                 219

結構&組合   220

                              順時間旋轉   220    

       解開矩陣圖   220

堅守的技術分析   231

 

6   操作與人性                                  235

                     操作策略與資金管理    236

                             停損    239

                       義無反顧的一角停損法   239

 

進場

策略之入市•流浪漢原理    243

以基礎角度分割法入市    245

                                資金規劃    253

                         停利

                             讓盤勢帶出場之一•百分率停利法   256

讓盤勢帶出場之二•角度區間停利法   258

                                    讓盤勢帶出場之三•趨勢停利法   271

                        市場心理   274

                                   技術分析之市場心理    274

                                                  矩陣圖就是市場心理圖    278

                               在數字與數字的對應上   281

 

             附錄                                                                                     285

                              下次大盤變盤時間

                        我的矩陣圖大事記

 

 

 

      前言-遊戲

 

 如果我告訴您

     只要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及出生月,就可以用『甘氏矩陣圖』推算出這個人的出生日期,您可不要以為這是本算命的書。

 

    我們都非常希望在眾多技術分析的書籍中,找到一本真正的秘笈,只要修煉完成,立刻可以增加一甲子的功力,然後就能在市場上快意驅馳、戰無不勝!當然,總是失望的!在學習、在研習磨勵的路途中我常在想,是不是因為我們太認真了?認真得有些一廂情願?認真得有些走火入魔?是不是因為我們要求太高了,想在一本書裡窺破技術分析的奧秘?想從一本書裡找出快速、更快速的捷徑?於是我想,如果我們放鬆心情,以兒時快樂遊戲的心情,而不是苦行修煉的心情;以輕鬆遊戲的心情,而不是緊迫纏眉的心情,這樣我們更能從單純喜悅的學習中,真正體會出技術分析的精奧美麗,進而破繭翻飛,到達光華燦爛處。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甘氏( William Delbert Gann 1878-1955 )理論,無疑是現今流通最少、最感神秘卻最為迷人之理論。甘氏的著作早在五O年代末就已停傳,直至七O年代,甘氏著述才又傳世。可惜除了原來的著作,大多是手稿和教材遺作,後來的出版者及學習者,並沒有辦法去做整體的說明和闡釋。於是我們在看甘氏著作時往往有轉接不上的困境,和其他的技術分析理論比較,因而有著神秘與詮釋不完整的感覺,學習起來要顯得艱澀許多。以致半個多世紀以來,很多的技術分析工作者及市場投資人,欲探甘氏曼妙的殿堂而辛苦異常。除了在少數書本中無法越出外,更因學習費用奇高——比較市場上一些流通面較廣,隨意可取得的技術分析課程,甘氏的東西一直是屬於高價位的等級。在1930年代,甘氏的普通課程就要收費1500美元以上;至於更深入的研討會,單次研習費用更高達5000美元,即使是現在這也是一筆驚人的金額。因為這樣傳統的延續,要學習甘氏的技術分析向來都不便宜,然而還是有許多人趨之若鶩,實是因為,就以目前我們已知的範疇,其推算方式之奧妙、預測之準確,已讓有心探索之人總是深深著迷。

 

      一世紀以來,技術分析史上,最廣為傳頌的實戰表現,是1909 /10月,在二O年代初期一份很權威的金融雜誌《報價與投資》,派出幾位代表為甘氏神奇操作方式作實際專訪,這次採訪長達一個月,由記者全程監看。在這25個交易日中,甘氏總共作了286次的交易,其中有264次是賺錢的22次損失,獲利率竟達92%。所交易資金,增長近1000%,這簡直像神話傳言,甘氏以他獨特的分析和操作技術,建立了龐大的財富(約現值的五億美金);也有人說並沒有那麼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甘氏一生確是全心全力的投入技術分析的領域,且將研究實際運用在市場上,一直到逝世前都還在撰寫教材。這樣一位專注認真、始終如一的研究者,怎不令人對他衷心崇敬?我常說自己是一個全心的技術分析擁戴者,甘氏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於開拓技術分析的領域,以及他對自然循環奧秘的洞悉,一直是我最景仰也是我最終執著努力的方向。

 

    九三年春,一場因緣際會結識『楊綿川先生』。楊先生是導引我認識甘氏理論的啟蒙老師,在此謝謝他並感激於心。

 

 

    經由楊先生我初識甘氏角Gann Angle,一段研習之後,即被甘氏理論中的另一分析技巧,『矩陣圖』,深深吸引,從而開始經年累月晝夜鑽研,數年來已越出書本的框架。比較起甘氏鑽研於其理論長達十年才開始公諸於世,並長期著述及編寫教材達四十年之久,我這數年時間,也只不過是剛窺見甘氏世界之一角,纔進門檻而已。當研究越出書本的範圍之後,就像走入一條沒有人跡的小徑,再也找不到任何參考資料,也無處尋覓高人指點了。因此出版本書的用意,除了宣揚甘氏理論中的矩陣圖,及將我小小的參悟心得發表外,還望先進及高人,不吝給予指教,畢竟一人獨行的路是辛苦的。

 

 

                                                                                                                                                                      http://www.squares-gann.com